为促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土建学院五个系分别开展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观摩活动。
建筑学系
2021年12月1日下午,建筑学系在科教楼411教室开展了欧阳昉昕老师的《形态构成》教学观摩活动,本次观摩课堂的授课对象为建筑学2001-2班。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是空间构成及其原理。欧阳昉昕老师详细讲述了空间构成的几种元素和组织原则,同时结合实际建筑和设计案例,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等思政教育元素,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大家一致认为,欧阳昉昕老师课程准备非常充分,重难点把控准确,语言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积极与学生互动,教学效果好,不愧为教学质量一等奖获得者。
土木工程系
2021年11月10日上午,邹小理教授在科教楼201教室讲授了《结构力学》公开课,土木工程系教师10余人和建筑工程1904-5班的同学们聆听了此次公开课。《结构力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必修课,也是该专业国内多数高校的考研课。


本次课程内容是“三铰拱”,属于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中的重要内容。邹小理老师用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著名石拱桥——赵州桥作为例,这一中国伟大的古建杰作邹老师娓娓道来。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意识到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也需要脚踏实地、不断学习探索,才能搭起知识与能力的“三铰拱”。
授课中,邹老师通过对比曲梁和拱的异同,帮助同学们理解拱的概念。三铰拱的受力特点和内力计算作为本次课程的重难点,也在邹老师的抽丝剥茧之中,简化为反力计算、内力计算和适用条件三个要点;复杂的结构组合转化为简单的公式组合,配合物理意义的描述,让同学们恍然大悟:为什么拱对建筑材料的利用更充分。最后,邹老师用例题,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问题,推导结果,调动了同学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也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道桥系
2021年11月5日上午3-4节课,道桥系教师在科教楼207观摩张正亚老师的 “工程经济学”。

张老师以工程放样为主要内容,讲述了建设工程投资的工程建设其它费,分为建设项目管理费,研究试验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和专项评价(估)费四个小板块。课件制作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将复杂问题以工程实例讲解,深入浅出。结合学生实际,抓住核心内容,娓娓道来,整个课堂贯穿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同时,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提醒同学们今后工作当中,一定要坚守职业道德,坚守各项法律法规,建设高质量的路桥工程,造福人民。
工管系
2021年11月5日上午,工管系的宋亮老师给我们大家展示了一节工程管理专业大二的“工程力学”课。课后,听课老师与宋老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宋老师备课充分,把颇有难度的力学讲得比较生动。这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是一堂高效、有序的课,课堂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环环相扣,有落实,有反馈,有巩固,有拓展,有总结。

各系的教学观摩活动是教师展示教学技能的舞台,大家都认为在教学观摩活动中受益匪浅,换个视角观摩教学,对台上台下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