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教师风采
诚聘英才
学科建设
学科方向
学科团队
学科基地
学科排名
本科生教育
专业介绍
品牌专业
教学成果
管理文件与制度
工管评估专题
工程教育认证
研究生教育
管理制度
招生就业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年度报告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立项
科研机构
学术科研
工程认证
招生专题
实验中心
Open Menu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返回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返回
师资概况
教师风采
诚聘英才
学科建设
返回
学科方向
学科团队
学科基地
学科排名
本科生教育
返回
专业介绍
品牌专业
教学成果
管理文件与制度
工管评估专题
工程教育认证
研究生教育
返回
管理制度
招生就业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年度报告
科学研究
返回
科研成果
科研立项
科研机构
学术科研
工程认证
招生专题
实验中心
党建工会
理论学习
组织发展
廉政建设
教工之家
组织发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会
-
组织发展
- 正文
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06
点击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指出,要“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党性与
党风
内在联系提出的重要要求,抓住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和要害,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从源头上解决作风问题,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弘扬党的“三大作风”,坚持“两个务必”,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认识党性修养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决定》鲜明提出,“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优良作风养成的重要基础和动力”。这深刻揭示了加强党性修养对培育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指明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努力方向。
加强党性修养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在要求。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等在党员思想和言行上的综合反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党性,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从一定意义上说,坚强的党性就是一种政治信仰,就是一种责任意识,就是一种精神追求。党员、干部有了坚强的党性,就会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就会心中始终装着人民,自觉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就会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就会在艰难困苦面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冲锋在前、浴血奋战,在社会主义建设和
改革开放
的新时期,许许多多共产党员不畏困难艰苦创业,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忘我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坚强党性起着重要支配作用。在
2008
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中,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哪里艰苦、哪里危险就冲向哪里,带领人民群众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取得了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进一步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些良好作风不是偶然的,是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结果。事实说明,优良作风不是自发产生和自然发扬的,需要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保证。只有切实抓好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党性锻炼,党的优良作风才能真正在全党发扬光大。
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和光荣传统。我们党始终把党性修养作为作风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培育形成党的优良作风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作风不正就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创了以坚强党性保证作风建设的先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尤其注重从制度层面解决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问题,为在十年动乱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出了巨大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实和发展了党的
先进性
内涵,为推动全党与时俱进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抓作风建设,丰富和拓展了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新思路,出台许多新举措,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注入了强大生机与活力。回顾我们党
88
年来开展一系列整党整风和教育活动的丰富实践,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使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建立在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锤炼坚强党性和过硬作风;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新的时代内涵;必须贯彻整风精神,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注重制度建设,确保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经常化制度化;必须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带头,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上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这些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宝贵财富,必须结合新的形势任务不断坚持和发扬。
加强党性修养是从根本上解决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使党的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要清醒看到,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不强、作风不正的问题仍然突出,有的相当严重。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更加需要我们党高度重视抓好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事业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紧迫要求和重要保证。
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着力点
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通过加强党性修养,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保持党员先进性,为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提供坚实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按照《决定》部署要求,当前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必须牢牢把握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切实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上下功夫。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作根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史以来最科学最进步的世界观,是指导共产党员思想和行为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核心内容。能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关系到党员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关系到能否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能否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处理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本质上讲,加强党性修养,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克服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过程,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过程。近年来,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
贪污
受贿
、腐化堕落受到党纪国法制裁,他们在忏悔书中总结的一条重要教训就是,忽视理论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大量事实证明,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不加强党性修养不行;加强党性修养,不抓世界观改造不行。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错误思想影响,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决定》要求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切实回答和解决好“为谁活着、怎样做人”,“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为谁出政绩、出什么样的政绩”等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责,以秉公用权为荣,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必须牢牢把握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切实在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上下功夫。
党章
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它对党员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朝什么目标奋斗,应该尽哪些义务、享有哪些权利,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条件,都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党的先进性对党员和领导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的核心内容。《决定》要求,全体党员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旨在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真正解决好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要强化政治意识,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
科学发展观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宗旨意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天职,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心系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强化纪律意识,认真遵循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的所有重大原则和基本制度,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强化先锋模范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实践
社会主义荣辱观
,恪尽职守,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必须牢牢把握党性修养的时代要求,切实在增强改进作风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党性修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也是共产党员常抓常新的终生任务。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党的指导理论的创新,对加强党性修养提出许多新要求,赋予新内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着眼于党的建设和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需要,把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等理念和精神,作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确保思想的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同时,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落后观念,要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予以抵制和防范。当前,要根据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着力防止和纠正对群众冷暖疾苦漠不关心,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紧紧围绕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防止和纠正好大喜功、报喜藏忧,甚至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紧紧围绕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着力防止和纠正贪图安逸、懒惰懈怠,热衷于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紧紧围绕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着力防止和纠正奉行庸俗关系学,怕得罪人、搞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通过解决这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进一步增强改进作风的针对性实效性。
认真落实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措施要求
《决定》对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基本途径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总结近年来全党的一些成功做法,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的具体措施。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要求,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就一定会取得明显成效。
建立和落实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决定》要求,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重点内容。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建立和落实这一制度,引导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对照党章要求和群众意见建议,认真搞好党性分析,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揭露矛盾、触及思想,真正体现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和实效性,尤其要紧密联系领导班子和个人作风实际,分析查找党性修养上的差距,深刻剖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措施。通过建立和落实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切实把党性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分析透、解决好。
加大对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风成于上,俗成于下。《决定》强调,要加大对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整顿力度。这是着眼提高全党作风建设水平提出的重要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清在增强党性、端正党风上所处的重要地位作用,自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把经常性教育管理与集中整顿结合起来,针对一个时期作风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相对集中时间进行整顿,认真纠治不良倾向;结合重要领域和重点行业不正之风的整治,突出抓好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整顿。要把自我整顿与开门整风结合起来,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虚心接受群众
监督
,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整顿成效的重要标准。要把思想整顿与严肃纪律结合起来,对那些作风不正、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责任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的领导干部,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加强对作风建设情况的考核。《决定》强调,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
廉政
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重要依据。这有利于强化各级抓作风建设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形成抓作风建设的整体合力,增强抓作风建设的实际效果。要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过程中,把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与检查党风廉政建设统一部署,一并考核。对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抓作风建设成效显著的干部,要积极鼓励、优先提拔使用。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不良风气查处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要依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
问责
的暂行规定》,追究相关领导干部的责任,形成抓作风建设的正确导向。
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坚强的党性、良好的作风需要行之有效的活动来促进和培育。党的十七大以来,一些党政机关在领导干部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作风建设和各项工作。要按照《决定》要求,在全党特别是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这一活动。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作风建设实际,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依据党员标准和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搞好分析检查,大力宣传和认真学习先进典型,制订完善有关制度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要把开展这一活动与抓好当前工作和促进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结合起来,注重把学习教育和整顿成果转化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实际行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
上一篇:
学生工作书记岗位职责
下一篇:
党委书记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