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新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学院特邀刘志伟老师于2020年10月15日15:30通过线上会议开展面向2020级全体新生的学术行为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旨在通过对学术行为和学术风气方面典型案例的讨论,分享规避学术不端问题的注意事项,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风。
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科研工作和进行学术活动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刘志伟老师指出,作为一名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应检索相关文献,了解他人研究成果,承认并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撰写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另外,刘老师还列举了学术不端的三种主要行为: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和剽窃。需要注意的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同样会被认为是学术不端行为。
刘老师指出,学术声誉是学者的“生命线”,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要时刻遵守学术道德的三条底线:原创、真实、遵守版权,任何抄袭、数据造假、一稿多投、购买论文的行为都是对这三条底线的侵犯。最后,刘老师强调,学术素养是对科学的敬畏程度,而学术贡献则是对科学和实践的有效推动!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对学术研究基本过程、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明确了学术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这些知识不仅能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持续指导自己的学术行为,更有助于引导自己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因学术失范而影响自己的学业与未来前程!